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
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这里是一米范文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精选3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篇一作文题: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以下六则材料均来自于有关疫情的报道。
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
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接到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通知,山西各大医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从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在28天时间里,山西陆续派出13批援鄂医疗队,共计1505人驰援湖北14家医院。
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
2月10日,太原市1.3万多个班级、50余万名中小学生通过互联网,在自己熟悉的班级群里,与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听课、互动、作业,正式开启了“在家上课”的学习方式。
读完以上新闻,你觉得哪几则最能振奋人心?请以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在列举的八则材料中任选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分析这两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找到共同的指向进行立意,同时在作文的时候要合理地引用这些材料。
首先理解第一部分的六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主要内容是武汉市政府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材料二主要内容是钟南山教授临危受命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材料三主要内容是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材料四主要内容是河南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材料五主要内容是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材料六主要内容是太原市中小学生通过互联网,正式开启了“在家上课”的学习方式。然后分析这六则材料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以其中两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如:
材料三和材料五可从同胞一心,其利断金;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坚守脚下的土地;我们在,武汉就在等角度立意。
材料二和材料四可从千里驰援,可歌可泣;哪里有疫情,哪里有医者;医者仁心,可歌可泣等角度立意。
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五可从内外齐心,武汉挺住;万众一心,何惧疫情;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等角度立意。
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四可从最美“逆行者”;你们是城市的卫士;哪里有疫情,哪里有医者;他们不仅是天使,还是战士等角度立意。
参考立意:
(1)抗击疫情,人人责无旁贷;(2)用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3)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4)最美“逆行者”(5)疫情在前,重任在肩;(6)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佳作赏析】:防控疫情,每个人都是主体
当前,源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多地出现,引发广泛关注。领导人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卫健委到武汉当地政府,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到广大人民群众,政府、社会、医院和个人等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形成了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和致死的危害都不容小觑,更要考虑爆发的特殊时间和地点。临近春节、正值春运,人员流动性激增;而武汉地处九省通衢,东西南北的人流汇集于此,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如何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限度救治患者,如何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限度防控疫情,如何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限度保障回家过年,这是对治理能力的考验,决不能有半点掉以轻心,必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高度戒备、共同应对。
病毒感染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抗击疫情不只是政府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事,更是每一个个体的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个人而言,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知识水平,并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吐痰等良好习惯,不仅是对个人健康负责,更是在减少疫情传播途径。在春节期间人口的大规模大范围流动的背景下,对公众的卫生教育尤其需要进一步“下沉”,让防控的共识与知识,能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同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疫情信息呈现链式传播,我们需要信息分享,但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造谣传谣;我们需要严阵以待,但不度恐慌。每个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出行与安全,以实际行动营造干净的生活环境和理性的舆论生态,就能对政府力量形成不可或缺的补充,真正形成渗透到每个生活角落的防控力量。
这几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前往疫情一线,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被隔离,武汉15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对健康的守护、对生命的看护,展现着医者仁心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更说明,从政府到社会,从医护人员到普罗大众,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疫情,我们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休戚相关、有机互动的命运共同体。
政府严防死守,医院全力以赴,个人管好自己,各部门密切配合,东中西地域协同,有效防控疫情,才能让自己的“小家”享受团圆,让中国这个“大家”更加安全。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篇二这是一架凯旋的“伊尔-2”战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军攻击机——华为/总裁最为欣赏的一张新闻照片。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看图作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模式之一,图画材料的内容往往与社会话题,也有时代性、时政性。这幅照片是华为总裁任正非最为欣赏的。任总为何推崇这架千疮百孔稀巴烂的飞机?“华为这个‘二愣子’经历一个全球大的国家机器的疯狂打压还没有死。”任总之所以拿着这架稀巴烂的照片向全世界展示,显然是把现在的华为比作了这架千疮百孔,但是依然在继续战斗的飞机。非常的震撼!这幅照片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架千疮百孔的飞机就是一个隐喻,一种象征。
写作时,首先,我们要善于联想起与之类似的人生、民族,虽然历经万劫不复的磨难,却没有向苦难的命运投降,而坚忍、坚韧、坚强地奋力抗争;没有卑躬屈膝,没有临阵脱逃,而是直面残酷的现实,以铁的意志彰显必胜的姿态,让“遍体鳞伤”成为高贵精神的“光荣勋章”。
其次,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思考”是在你“联想”所要写的内容,着重于分析事例,语言可以朴素,但是说理、分析还是紧紧围绕原题材料的中心问题,使之聚集于中心问题,写出具有理性色彩的思辨文章。“感悟”部分是点睛之笔,是在分析了事理之后,紧接着要写的。“感悟”是点睛之笔,可以抒情,但必须在三言两语内完成,语言必须凝练,有力,有感染力。
总体结构可以是这样的:开篇即入题,描述破烂战机的形貌,点出自己受到的震惊、震撼,随即进入正文部分,写联想到历经磨难的人生、民族(要有具体的史实,要概述,不必详细复述故事),结尾再回到“烂战机”,写对它的铭记,重申它的不朽精神将永远砥砺自己的人生,将永远成为推动自己奋力前行的力量。
【佳作赏析】:烈火炼勋章
夏目漱石曾言:举凡安乐,皆须通过痛苦而得之。曾经,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当我见到了这架伤痕累累,仍在高空翱翔的伊尔-2战机的照片时,才感到豁然开朗。
苦难能练就抗争的勇气,一颗又一颗子弹打入机身的痛苦,让飞机选择与法西斯抗争到底;病痛的折磨,让史铁生选择与命运抗争到底;“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草屋,让杜甫选择与不公的社会抗争到底。
个人如此,民族与国家更是如此,20世纪的中国,被列强侵略,被日本攻击,人们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梁启超,看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看到了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学子,因为苦难而选择抗争,而这份抗争的勇气造就了现在的东方大国。经历过苦难的灵魂往往也会更加坚强与高贵。
周国平有言:“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不错,正因为经历过苦难,才能看淡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不因一些小小的挫折顾影自怜。霍金从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抱怨命运的不公,用能活动的两个手指继续探索宇宙;华为艰难崛起,被多方打压,却依然能笑看挫折,不断创新,不断壮大,黑人被长久歧视,却仍能向世界喊出“ihaveadream”。生活中的痛苦与挫折教会我们,不要一昧坐等困难自然而亡,要学会在烈火中百炼成钢。烈火炼勋章,艰难造英雄。
青年时代的我们也该有所思考,有所进步,对于学习中,生活上的困难,我们应该摒弃“丧”的态度,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对我们青年群体寄予厚望,而我们也应当不负厚望,不为一点打击而郁郁寡欢,不为一些挫折而难过不已,我们应当像这架飞机一样,即使遍体鳞伤,依然要在天地之间翱翔。
要知道,没有烈火的淬炼,就练不出坚硬的勋章;没有苦难的磨练,就无法造就一个坚强的英雄。看那满是弹坑的飞机,依然在天空中飞翔,我们也要经得住挫折,向那些在风雨中成长的人学习,把受过的伤化作自己前行路上的勋章,带着它去斗争,去前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创更好的明天。战机仍翱翔,精神永不朽!
【点评】
开篇即引用夏目漱石的名言,似乎突兀,其实匠心独具,由此点出“伊尔--2”照片的震撼力之强大,使作者顿悟,联想起许多与命运抗争的名人事迹。阐述这些仁人志士的精神特质与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伊尔--2”的精神特质相映相通,用事精当,叙例简要,论证有力。尤其可贵的是能够联系到当今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否定了“丧”的消极人生观,提出了自己的积极主张。结尾两段再回到照片,呼应开头,始终奏响“精神永不朽”的主旋律。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篇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为经常受到猫的袭击,老鼠们终日提心吊胆,非常苦恼,于是就开会商量躲避猫的办法。一只老鼠说:“猫走得那么轻,一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如果在它的脖子上挂个铃铛,我们一听到铃声就可以逃跑了。”大家对它的提议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通过。这时,一只年老的老鼠站起来说:“这个办法是非常好的,但派谁去把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呢?”老鼠们开始推来推去:“你去挂!”“不,你去!”它们就这么互相推,所以一直到现在,猫还是照旧捉住老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赏析】:符合实际,办法才好
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长青。老鼠给猫挂铃铛,那是找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理论只能屈居第二。目标要恰当,办法要可行,理论要科学,做人要实际。
目标要恰当。猴子捞月亮是徒劳无功的,曾经的“超英赶美”适得其反。若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就要从客观条件和精神状态出发制定目标。
办法要可行。面对强秦的威胁,燕国太子丹不是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军队战斗力,却聘请刺客荆轲去杀嬴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实,即便成功了,也无法阻挡秦统一中国的步伐。而刺秦只是加快了燕国的灭亡。所以说,符合实际,办法才好。而符合实际的根本在于把握规律,有的办法虽好,也不是万能钥匙。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施行仁政、能言善辩本来是好事,但在强盗逻辑下也会带来危害。
理论要科学。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做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并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孟子的理论在战国时代是不可能被重视的。因为各个诸侯国的统治者都穷奢极欲,作威作福,动辄大兴土木,还要争地盘,各国贵族也在窝里斗,能让老百姓有个一亩三分地交交地租就不错了。再说,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吗?贵族们的肉还没吃够,会让平民喝肉汤吗?所以说,孟子的理想在当时只是乌托邦。
做人要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不一定非要对着干。老鼠斗不过猫,躲着就好了。实力相当时,面对挑衅,若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办法,以德服人,往往能取得效果。要不然,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如鹬蚌各自松口,鹬高飞、蚌深潜?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按规律办事,一定找实用办法。